如何退出无响应的 SSH 连接

经常出现ssh连接由于网络问题,“卡住”了。不能进行任何操作,也不能退出。 ssh文档里面也有写通过~.来断开ssh连接:

$ man ssh

ESCAPE CHARACTERS

 The supported escapes (assuming the default \`~') are:

 ~.      Disconnect.

 ~?      Display a list of escape characters.

但是,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,按了没有反应。 后来看了其他人的做法,发现两个技巧:

  1. ssh转义字符,只有在新行生效。所以最保险的按键方式是:回车 -> Shift+` -> .
  2. 由于输入两个~会导致ssh直接发送~。比如我们按~``~``~``. 会关闭第二层ssh,而不是当前失去响应的ssh会话。

所以为了保险起见,我的操作是这样子的: 回车``~``?,直到出现ssh的转义字符帮助(没有出现就继续按回车``~``? 然后按 ~``. 退出ssh


~``~``~``. 会关闭第二层ssh,对吗?

  1. ~``~是给第一层ssh会话发送~字符
  2. ~``~``~是给第二层ssh会话发送~字符
  3. ~``~``~``.是给第二层ssh会话发送~``.字符,即关闭第二层ssh会话

阅读更多

如何调试iptables [CentOS 7]

首先,来一张非常有用的图:

基础知识

iptables可以jump到TRACE目标,开启_包追踪_(packet tracing)选项。 iptables有一个raw表,基本上是iptables最先处理包的地方。

开始调试

在最入口的位置给符合条件的包开启包追踪,比如对所有进入的icmp包:

1
iptables -t raw -I PREROUTING -p icmp -j TRACE

有的时候,还需要加载需要的模块(CentOS 7下):

1
modprobe nf_log_ipv4

然后你就可以在/var/log/messages日志中看到包追踪信息了。

阅读更多

Hello Wayland -- Wayland教程

翻译自https://hdante.wordpress.com/2014/07/08/the-hello-wayland-tutorial/

TLDR

我写了一个wayland下的hello world,源码在 https://github.com/hdante/hello_wayland

介绍

从最终用户的角度,很容易理解wayland是什么:它是一个新的窗口系统,它将显示服务器和窗口管理器合并了[1]。从技术角度来看,wayland是为了摆脱传统,使用现代设计来实现一个高效的窗口系统,解决X窗口系统中长期存在的效率问题和一些极端情况[2]。这个教程展示如何实现一个作为wayland客户端的hello world程序、解释基础的wayland概念、创建一个GUI程序的必要流程。hello world程序不需要任何GUI工具包,它直接使用底层的wayland协议,以便解释wayland的基础概念。本教程是我自己研究wayland协议的结果。教程分为两部分。这是第一篇教程,解释所有的概念和程序的高级部分。

再问一次,什么是wayland?

wayland窗口系统的的完整设计分为好几层。如果你下载了wayland library的代码[3],或者你看了下wayland的API[4],你会注意到两层:

  1. 最基础的一层是进程间通讯功能的实现,以及一些实用工具。比如主循环调度器和一些数据类型。大部分这些代码都出现在wayland library中(所有在src文件夹[5]中的内容),并且和窗口系统无关。
  2. 第二层是窗口系统协议。它的描述在protocol/wayland.xml[6]文件中,这个文件应该算是一种接口定义语言。IDL文件可以用wayland-scanner 工具处理,并在 wayland-client-protocol.h 和 wayland-server-protocol.h中生成代理方法。协议定义了客户端程序和显示服务器的基础功能。比如访问输入设备、注册共享缓存以便显示在屏幕上。wayland library并不实现这些协议。这些协议的实现被分割到一个第三方层。服务端的参考实现是weston的一部分[7],它在客户端和服务端都定义了一些附加层。以实现wayland协议。在hello world程序中,我们并不需要了解任何关于weston的东西。我们仅仅需要IDL文件。

从上面关于wayland library的描述中,我们发现wayland的三个定义。它是一个(额听用途的)IPC库,不像D-Bus库,它仅仅用于显示服务器,并且它没有定义wayland到底是什么、wayland协议的定义以及如何找到协议定义。我相信即使人们在阅读官方文档后,大部分人也不明白wayland到底是什么。我想,这三个定义澄清了“什么是wayland”这个问题,每一个定义都能够用在不同的上下文中。

Hello, World!

阅读更多

推荐下目前在用的云存储厂商又拍云

最近在做一个 https://packagist.org 的镜像,所以需要一个CDN来做国内加速。国内比较适合的也就七牛和又拍云了。

作为CDN

后来比较了下,发现七牛仅仅是做存储,它会忽略用户设置的超时时间(Cache-Control 字段)。而又拍云则会遵守源站的缓存设置。 比如我如果设置我的url缓存为5min,那又拍云就只会保留缓存5min。 在这一点上,又拍云就做的非常好,可以选择存储模式,也可以选择CDN模式。当然,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免费额度。相比七牛的免费额度来讲,确实比较宽裕。 比如,我的这个项目,源站是在我的vps上,接受http访问。那我只需要将空间的回源设置如图即可:

支持SSL/TLS

为了让我的域名支持SSL/TLS,我只需在云拍云上花费0元购买Let’s Encrypt的SSL证书,然后补全信息即可。 如图: 我绑定了又拍云,然后又拍云直接向Let’s Encrypt申请DV证书,绑定到域名就行。 相比其他服务商,需要手动上传服务器证书,确实方便了很多。而且自己手动申请的Let’s Encrypt证书,需要每90天更新一次,所以还是直接交给又拍云比较方便。

云存储

和云存储厂商一样,又拍云也提供了对象存储服务。 基本的文件操作都是支持的。当然,也必须支持断点续传,对于上传大文件来说,这个尤其方便。 还可以给文件添加各种自定义的元数据,比如我可以给文件设置x-upyun-meta-sha512: 123456,可以参考https://docs.upyun.com/api/rest_api/#metadata。 但是这儿也有一些坑: 比如,获取文件信息: MD5算法确实有很严重的漏洞,容易产生重复的哈希值。建议又拍云下一版换成sha512算法。 还有,如果我设置了自定义元数据,比如x-upyun-meta-sha512: 123456,那我只能通过下载文件接口来获取这个元数据,通过获取文件信息接口反而没有自定义的元数据,这一点很不方便。

文件拉取

做镜像的过程中,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文件拉取。 比如,我要代理laravel的下载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laravel/framework/archive/v5.5.13.zip,我只需要将url拉取到又拍云上对应的地址就好。 但是,由于要使用回调,在调试的时候很不方便,所以目前我用的比较少。 建议又拍云在拉取文件的时候,给拉取任务一个id,然后客户端根据这个id查询拉取状态,会方便开发。

又拍云重度用户

阅读更多

Cannot install MySQL-python at macOS 10.13 Beta

Round #1

Complete output from command python setup.py egg_info:
sh: mysql_config: command not found

Solution

brew install mysql

or

brew reinstall mysql

Round #2

clang -bundle -undefined dynamic_lookup ****/_mysql.o -L/usr/local/Cellar/mysql/5.7.18_1/lib -lmysqlclient -lssl -lcrypto -o build/lib.macosx-10.12-x86_64-2.7/_mysql.so
ld: library not found for -lssl

Solution

brew install openssl
export LDFLAGS=”-I/usr/local/opt/openssl/include -L/usr/local/opt/openssl/lib”
pip install mysql-python

阅读更多

[译]输入系统如何工作——指针输入

翻译自 How input works – pointer input。 在上一篇博文中,我讨论了键盘输入。这篇博文将会讨论指针设备——多被称为鼠标。就像本系列文章一样,本文仅仅讨论了KWin/Wayland上面的情形。

不同的硬件类型

有好几种不同的设备被识别为指针设备。有轨迹球这样的传统鼠标,也有在笔记本上的触摸板。此外,还有可绝对定位的设备,比如触摸屏。 在libinput中,对于不同的设备,有很多不同的选项可供配置。比如指针加速等其他选项。我们正在开发Wayland的触摸板配置模块,看起来会合并到Plasma 5.9中。像第一篇博文描述的,一旦设备创建,一系列配置选项会被立马设置。

指针运动

指针设备生成不同种类的事件,其中一种就是指针运动事件。通常来说,有两种指针运动事件: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。大多数设备,比如鼠标,产生相对运动事件,所以我们在本文中只关注相对运动事件。

确定新的位置

相对运动是一组带x和y坐标的距离向量,它描述了指针位置该如何移动。 所以,一旦事件从KWin队列中读取出来,需要确定新的指针位置。这并不单单是最后的指针位置再加上一个运动向量。这会导致指针离开可视区域。 相反,指针运动得验证和约束。我们确保光标不会离开可视区域,并且还要遵守应用程序窗口对指针的约束。 这是KWin在Plasma 5.9中支持的新协议。它允许Wayland窗口将指针锁定到某个位置或将指针限制在某个区域。在第一种情况下,指针根本不移动,在第二种情况下,只允许指针在窗口的特定区域移动。

处理新的位置

即使在光标被限定的情况下,不需要移动鼠标指针,事件也会得到进一步处理。即使光标不移动,应用程序也可能对相对运动感兴趣,并对其做出反应。 像键盘的情况一样,为了进一步处理,会生成QMouseEvent并发送到KWin的输入过滤器。指针运动可能在KWin内部处理,例如:指针位置超出了当前的屏幕边缘。或者通过KWayland将指针运动转发到窗口。

更新获取焦点的窗口

阅读更多

如何在Linux/Fedora下编译安装为知笔记

虽然为知收费了,但是目前只有为知笔记的Linux客户端做的不错,也只能用它了。 首先,安装编译期间的依赖:

# git拉代码,cmake编译
sudo dnf install -y git cmake

编译器

sudo dnf install -y gcc gcc-c++

qt5相关的包

sudo dnf install -y qt5-qtbase-devel qt5-linguist qt5-qtwebengine-devel qt5-qtwebsockets-devel

sudo dnf install -y zlib-devel

拉代码(此处以v2.5.0分支为例):
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WizTeam/WizQTClient.git
cd /path/to/WizQTClient
git checkout v2.5.0

编译:

阅读更多

[译]输入系统如何工作——键盘输入

本文是 How input works – Keyboard input 的翻译。

上一篇博客中,原作者解释了KWin中,输入设备是如何打开和处理的。在这篇博文中,我们将仔细关注下键盘设备和键盘事件。

键盘并不总是键盘

在Linux中,键盘是一个非常奇特的设备。你不会只有一个键盘,你肯定会有很多个。很多设备宣称自己是键盘,但是只支持一个键。比如,电源按钮或者带静音按钮、音量加减按钮的外置耳机。从输入系统的角度来看,这些设备也是键盘。

对于KWin,发现真正支持的键盘是很重要的。如果没有一个“真的”键盘连接(或者说开启),我们的虚拟键盘应该自动激活。比如,如果你从平板PC二合一设备上拔了键盘,它应该转换为平板模式,即有虚拟键盘的模式。如果连接上了键盘,虚拟键盘就不是主要的输入设备了。libinput提供了函数来检测键盘支持哪些键。我们使用这个功能来区分不同的键盘类型。

键盘事件

在这里,键盘是最简单的输入设备。libinput仅仅触发一个LIBINPUT_EVENT_KEYBOARD_KEY事件,并包含了被按下或者释放的键。KWin有一个专用线程,用来从libinput读取事件。所以这些事件现在仅仅是放在处理队列中,主线程同时也得到新事件通知。一旦主线程处理事件,事件就被转换成我们的输入重定向类。不管事件是通过哪种源头抵达,所有输入事件都会通过输入重定向。KWin不仅仅支持来自libinput的事件,并且支持嵌套会话(即KWin运行在X11之上,或者在另一个Wayland服务器之上),还有在集成测试中使用的模拟事件。这意味着一旦事件到达输入重定向,我们基本上就丢失了事件来自哪个设备这些信息。最近,我们扩展了内部API,可以在事件处理函数中包含设备源,这是可选的。可以在调试终端中使用,来显示哪些设备产生了哪些事件。

xkbcommon

现在,一个键的按下、释放事件到达了中心分发方法KeyboardInputRedirection::processKey。第一件也是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xbkcommon中更新键盘状态。xkbcommon被用将物理键为事件,转换过程根据键盘布局、键盘状态(比如激活的修饰符)来进行。比如:如果我按下了“y”键(键码是21)并且“Shift”键是按下的状态,在德语键盘布局下,就会创建“Z”按下的事件;但是在英语键盘布局下,它会是“Y”。

在KWin中,我们将所有需要的xkbcommon功能都封装到Xkb类中。这个类追踪活跃的键盘布局、执行键盘布局切换(当布局变换的时候展示OSD)。它知道上一次按键的符号,当前活跃的修饰符和快捷键相关的修饰符。

阅读更多

ssh卡在debug1: SSH2_MSG_KEXINIT sent的解决办法

在公司通过kerberos登录ssh,完全没有问题。但是在家里通过l2tp连接vpn后,就无法登录了。

通过ssh -v查看日志,发现卡在debug1: SSH2_MSG_KEXINIT sent这一步。

查了下,发现是因为mtu设置太大


但是由于系统的网络是NetworkManager管理的,如果需要自动设置mtu,connection的配置中并没有vpn对应的mtu设置。

后来,看了有人使用dispatcher脚本来设置:

创建/etc/NetworkManager/dispatcher.d/vpn-up文件,内容如下

1
2
3
4
5
#!/bin/sh

if [ "$2" = "vpn-up" ]; then
ip link set "$1" mtu 1350
fi

然后vpn连接的时候,就会自动设置mtu了。

阅读更多

[译]输入系统如何工作——创建设备

本文是How input works – creating a Device的翻译。

最近,我(原作者,下同)在KWin/Wayland输入栈上做了一些工作,比如实现了鼠标手势和鼠标限制协议(pointer constraints protocol),并且想写一些系列博客来描述输入事件是如何从设备传递到应用的。在第一篇博文中,我将关注于创建和配置输入设备,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事情。

evdev

Linux内核通过evdev API来产生输入事件。如果你对evdev如何工作感兴趣,我推荐你读一读Peter Hutterer写的优秀的博文。对于我们关注的层面来说,输入事件API太底层了,我们仅仅想用对它的一个抽象。

libinput 和设备文件

对输入事件API的抽象叫做libinput。它允许我们得到通知,不论何时添加、删除输入设备、不论何时产生输入事件。但是别急,我们首先需要打开输入设备,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挑战。

正常情况下,设备文件不能被用户读取。这有好的一面,否则每个程序都能够读取所有的键盘事件。这种情况下,键盘记录器太容易实现了。

但是如果KWin以普通用户的方式运行,普通用户又无法读取设备文件,那KWin如何获取输入?为了让KWin获取输入,我们需要特殊的支持。libinput就是为这种情况准备的,它自己不会尝试打开文件,它会使用用户提供的open_restricted函数。KWin就是这么干的,并将打开文件的任务交给了logind。logind允许一个进程控制当前登录会话。并且这个登录会话的控制进程可以打开一些设备文件。所以KWin和logind的dbus API交互,成为登录会话的控制进程,通过logind的API打开设备文件,并将其传递回libinput。

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整个Wayland会话,KWin在运行时依赖logind的DBus接口。请注意,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使用logind或者sysemd。这仅仅意味着需要一个进程来同logind的DBus接口通讯。

KWin中的设备

阅读更多